page contents

建议学校体育设施场地与社区共享

来源:原创作者:刘飞浏览数:392 


建议学校体育设施场地与社区共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发展体育强国也是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体育大国,不单是在国际上取得的奖牌总数,还包括是全民运动参与程度,才称得上是体育大国,欧洲冰岛人口只有30多万,足球注册人口2万人,俱乐部100多个,能够进世界杯和欧洲杯也就不惊奇了,只有全民运动参与的基础度提高,国家体育事业才会长足的发展,体育后备人才才会源源不断。

一、社会现状。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设施是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有利物质保障。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中小学校的体育教育发展水平日益受到关注,国家在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器材设施、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学校体育教育的各种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现实是由于学校封闭式管理模式的限制以及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学制安排的特殊性,中小学校的体育设施等资源在周末及寒暑假期间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这种闲置性的浪费现象表明学校体育资源并没有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学校体育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实现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任务。政府通过“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以改善群众体育健身条件为目的同时加大了对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投建,“计划”对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学校体育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但是,无论从总量还是人均设施占有率来看,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仍然未能满足群众健身的多元化需求。这种社区群众健身设施“不足”而学校体育资源“闲置”浪费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由此也对改善国家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配置方式,全面统筹、挖掘学校和社区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二者的资源互补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思考。

二、可行性方案和有效落实。为了解决这样两方面的矛盾,优化资源合理配置,本人建议学校的体育设施场所与社会实施共享,考虑到维护校园安全和设施保护,可以进行实名验证制度和值班安保制度,另外将学校体育设施维修基金纳入财政预算。

三、重大意义。首先,现在的公共体育场所有限,如果学校用自己的闲置资源去为社区所用,与社区加强联系,形成资源共享, 避免场馆重复建设,节约土地社会资源。其次有利于发展全民体育大国国策和全民的体育参与热度,我市现有的学校分布位置多数比较合理,周围社区的居民以学校为中心,就近运动是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从社区获得更多体育乃至其它办学资源;而对于社区来说,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无疑会扩大全民健身的资源,为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需求提供重要途径。可见,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可谓是一举两得,利国利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飞


    友情链接